热门资讯

聚焦疫情防控穿芳峪三日:一个北方乡镇的冬季防疫见闻(村级冬春疫情防控工作)

聚焦疫情防控穿芳峪三日:一个北方乡镇的冬季防疫见闻(村级冬春疫情防控工作)

寒冬时节,我国北方山区仿佛笔力遒劲的水墨画,车子穿行山间如入画中。连拐几个弯后,记者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穿芳峪镇。

穿芳峪,意为穿过芬芳的山谷,位于天津北部的蓟州区,镇子背靠群山,前临水库,周边村庄散落山间,村民去大医院就医不算方便。记者心中有些许忐忑,不知居于此间的村民,如何在这个特殊的冬季应对疫情。

在穿芳峪镇果香峪村,医生为村民进行健康监测。 新华社记者孙凡越 摄

天色已暗,车子径直开到镇上的卫生院。卫生院不大,是座平房,但各类基础医疗设备都有,20余名医生在这里工作。

看记者急于了解药品储备情况,负责取药的医师孙宏生指着身后的药架说:发烧、咳嗽、咽痛、抗病毒的药都有,有一个月的储备量。

卫生院院长是刘宏亮,50岁的他精通中西医,坐镇卫生院为周边农村患者诊治开药,也常常上门去那些难以下床的患者家中。

孙宏生坦言,前期确有一阵儿布洛芬等药物比较紧俏,政府反应速度快,没多久就协调补充好药品了,其实别的替代性药物也能达到退烧功用。

聊天时他的电话不时响起,一通刚挂,下一通就来了。电话那头大都急迫而慌乱,我爸90多岁了,连续四五天一直咳嗽怎么办老母亲持续性低烧,还吃不下饭……他总会温和回应,还会打开视频看看老人情况。

刘宏亮说:要是患者情况比较严重,我就得上门去,更严重的,就直接和区里联系,快速转运过去。

谈话间,天已黑透,没有光污染的地方星星格外明亮,天边的猎户座赫然可辨。院里灯一直亮着,两位医生值班到次日清晨。

刘宏亮(左)为患者诊治。新华社记者孙凡越 摄

鸡鸣几遍之后,卫生院里人渐渐多起来,病人虽然多,但不拥挤,一切秩序井然。

上午是接诊高峰期。接诊间隙的刘宏亮告诉记者,从2022年12月初到现在,陆续有20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来卫生院就诊。

不同于大城市感染人数快速增长,镇上村民的感染速度要明显慢得多。刘宏亮说,村民自我防护意识很强,各家院落也是隔离的天然屏障。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这所卫生院医治新冠感染者的特色。走进卫生院的中药房,副院长王国军正在给患者配中药。这副是治咳嗽的,我们也有治疗发烧、咽痛的配方,现在都是中西医结合,效果不错。王国军说。

穿过一条短短的走廊,就是卫生院的诊疗室,几位症状较重的老年人正在输液。开始烧得厉害,咳嗽,胳膊腿儿都疼,没有不疼的地儿。81岁的李增大爷说。

前几天去家中随访,发现老爷子精神不太好,呼吸道症状比较重,就赶紧对症开了药。刘宏亮说,如今老爷子好多了,便来院里诊治。

陪伴老人的是女儿李海燕,她说:去大医院路途遥远,卫生院离家近,医疗条件也不差,我们跟这儿的医生都特别熟悉。

刘宏亮所说的随访,指的是天津市的分类分级健康服务。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2年11月发文要求各地摸清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群体底数,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

天津市及时摸清重点人群底数,并依据相关健康风险评估标准动态做绿、黄、红三色分级标记。

8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或者65至80岁基础疾病不稳定的人群就会做红标标记,包村医生便会定期随访。刘宏亮说。

下午病人明显不多了,刘宏亮按计划去村里随访红标病人。肖庄户村的金国英今年98岁,一周多前感染,发烧呕吐,当时差点不行了,经过多日上门治疗,方转危为安。

刘宏亮敲了敲院门,老人的女儿律春荣就迎了出来。金国英头发花白,正在里屋卧床休息,刘宏亮走近床前,老人马上紧紧攥住他的手,眼泪从眼角滑下来。律春荣很高兴,昨天老妈终于睡了个安稳觉。

刘宏亮告诉记者:高龄、行动不方便的病人,我们都到家里去看。当然全镇那么多病人,都上门看不现实,我们会用电话、微信等各种方式,全程关注老年人,直到他们完全康复。

第三天去的是穿芳峪镇大辛庄村卫生室,这个最基层的卫生机构里有两位医生,主要服务附近两个村共2000多位村民。

这是一间平房,门口有两只小土狗正在打闹。前些日子发烧了,还咳嗽,来这儿拿的药。村民吴淑芹说,这不好了嘛,来这量量血压,测测血氧,都挺正常的。

大辛庄村卫生室医师陈素娟正在给患者配咳嗽药,她并不会整瓶整盒卖给村民,而是按照剂量用纸包起来。

陈素娟正在给患者按照剂量配咳嗽药。郝杰 摄

记者问:为什么不整瓶给呢?是缺药吗?药品确实紧张点儿,但一直没缺,不过咱也不能过度消费这个药,需要多大量,咱就配多大量。陈素娟说,村里一直这么配药,让老百姓受益,还不多花钱。

下午气温回升,在一个村口的广场上,孩子们在阳光下嬉闹玩耍,村民们戴着口罩相互寒暄。

孩子在村口的阳光下玩耍。 郝杰 摄

刘宏亮又去药房清点了一次库存,确保春节用药。过年外出工作的人们陆续回来,人员流动大,感染风险高,得做好万全之策。

回城途中,记者路过隔壁镇的西井峪村,民宿的生意开始回暖,村里的路又堵车了。新年伊始,春天渐近,生机与活力正慢慢重回大地。(记者张宇琪、郑一晗,参与采写:卜多门、许健)

相关文章

购车热线
咨询港口直销价购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