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海外华侨华人网友:中国挺过了这一波奥密克戎疫情的过风式攻击

海外华侨华人网友:中国挺过了这一波奥密克戎疫情的过风式攻击

原创 十全斗2023-01-20

编者的话:自从中国调整抗疫政策以来,无数海外侨胞高度关注家乡亲友的身体健康现状,衷心希望中国在2023年继续保持全球抗疫优等生的称号。现将海外华侨华人网友群友的近期部分言论做一梳理,与大家分享。

海外华侨华人网友群友:中国挺过了这一波奥密克戎疫情的过风式攻击,中国老百姓将平安过大年

近日,有北美华文网站提出质疑:中国国家卫健委通报的最新新冠疫情死亡数据可信吗?很快,就有旅美学人发文答疑解惑。文章写道:1月14日,中国农历腊月二十三,民俗小年,卫健委公布的全国新冠死亡最新数据是,从去年12月8日到今年1月12日,因患新冠在院死亡人数为59938人,死亡者的平均年龄超80岁,90%以上的死亡者年龄超过65岁。由此推算,这35天,中国平均每天在院新冠患者死亡1713人。

单从这一数据来看,似乎有些海外网友群友感觉不真实,毕竟这些数据只来源于医院统计,也就是在医院里确诊的新冠患者死亡人数,相对死亡总人数占比并不高。显而易见,除了已经确认因疫情辞世的这6万人,应该还有在家中病故的,而更多的死亡者,是在医疗条件较差的农村。

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中国的总人口为14.12亿人,60岁以上人口比例为18.70%,其中农村人口4.1亿人。在最近几年,全国每年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除了老龄化的人群正常死亡以外,还有一些交通肇事等非正常死亡的人,2022年12月7日之前,在中国平均每天约有2.78万人离开人世。

依照世卫组织主要根据超额死亡人数来认定各国疫情死亡情况的做法,中国因疫情死亡人数应该是在正常年份或月份死亡基数以上的增值部分。世卫组织所说的超额死亡,是指全球实际发生的死亡人数与基于大流行未发生年份估算得到的正常死亡人数之间的差额,包括疫情直接导致的死亡和因大流行对卫生系统和社会影响等导致的间接相关死亡。所以,这一波中国疫情死亡总人数的统计数据,会滞后一段时间才能汇总发布。

有旅欧北京籍学人称,据北京相关部门透露,近期殡仪馆火化人数约是平常月份的三倍。有旅澳山东籍学人回乡实地考察,了解到山东一个上万人口的乡镇,近期各村丧事明显增多,总的死亡人数约是平常年份死亡人数的二至三倍。有海外华人生物医学专家建立数据模型推测:从去年12月8日到今年1月12日,35天的时间,中国因新冠实际死亡人数大约为18万人。

比较国际间疫情现状,人们可以看到:根据约翰斯霍布金斯大学的追踪数据,截至美西时间2023年1月12日晚6点20分,美国Covid-19死亡总人数为1099488人,单日新增死亡病例972人。再看邻国日本,日本已经历了八波新冠高峰,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10日,因感染新冠病毒有超过10000人死亡,95%以上超过60岁,日本政府厚生劳动省录得的因新冠感染死亡的累计总人数为61281人,也就是说,在近期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日本新冠死亡人数达到疫情以来死亡总数的六分之一。早就选择群体免疫的英国,1月7日的数据是累计新冠死亡214723 例,列世界第7位,单日新增死亡人数5人,其2020年粗算病亡率为2.95%,2021年粗算病亡率为0.72%,2022年粗算病亡率为0.57%,2023年粗算病亡率为0.95%,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英国的总新冠病亡率约为0.88%。

中国国家卫健委监测数据显示,现在住院的新冠感染者的数量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在1月5日达到了住院新冠感染者峰值162.5万人,之后连续下降,1月12日回落到127万人。

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是美国人口3.3亿人的4.3倍,是英国人口6850万人的20.1倍,是日本人口1.25亿人的11.3倍,尽管中国经历了这次过风式疫情,与其他国家相比继续维持了较低的新冠死亡率,中国仍然是全球抗疫最好的国家之一。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中国抗疫模式并非十全十美,它还在不断纠错和完善之中,但就现在这个水平,也可以和美国模式或英国模式有的一比。事实证明,过去三年,中国采取的防疫政策是正确的,现在,中国调整防疫政策也没有错。相反,恰恰是这次集体感染,才让大家知道即使是毒性已经降低很多的奥密克戎,感染了也是很吓人的,很多人也是在高烧骤起、刀片式割喉痛不欲生的时候,才记起了这三年来,到底是谁保护了自己。

有澳洲华侨华人朋友发声,对近期国际舆论圈疯传的中国正在经历‘疫情海啸’这一说法提出了异议。指出:所谓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水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论及COVID-19,美国疫情在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肆虐的高峰期每天死亡2258人,英国每天死亡1031人,但当时国际舆论圈并没有谁形容美英出现疫情海啸,今天有的国家政客刻意如此说,给人们的感觉是:美国疫情死亡超100万人、欧洲死亡超200万人,都称不上海啸,中国的疫情才是。其实,如果对中国这波疫情一定要做出某种感性的形容,过风一词比较贴切。

因为:第一,这个风是妖风。这波疫情的特点,是多点同时爆发,几十种变异毒株亚分支同期多地流行,所有类型的病原体在境外均出现过,所有生物医学专家都无法根据以往科学认知对此次病毒流行方式给出解释,病毒溯源越来越清晰地指向人工合成+生物战剂。第二,所谓过特指诡异。瘟疫妖风所过之处,大多数中国百姓被病毒感染在所难免,大多数人无症状不过是场大感冒之类的谎言欺骗了善良而又容易轻信的人们,极短时间、极大区域、极多人口被病毒过风式裹挟,在人类瘟疫史上属于首次。第三,过风不是海啸,没那么可怕。过去三年,中国几乎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块净土。但三年过去了,全世界都意识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个病毒可能很难有效控制,人类迄今研发的疫苗也无法像牛痘那样一劳永逸地预防感染,而只能减少重症和死亡。当下,中国民众也许需要过过风,避免当年美洲大陆原住民曾经发生过的悲剧——他们对来自欧洲的病毒没有丝毫的抵抗力。第四,过风,就可能不仅是一次,要准备应付多次过风。奥密克戎XBB亚分支已经在中国登陆,德尔塔克戎新款变异毒株正在虎视眈眈伺机入境,二次感染的威胁迫在眉睫,抗疫仍在进行时。

在国际舆论战场上,中国处于相对劣势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全球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国家恐怖主义尚缺乏必要的经验,前一段时间国家疾控中心调整防疫政策时的粗糙做法就是例证。有东南亚华文网站就此撰文指出,地球村霸主操控的国际舆论平台上,直接给中国的疫情防控扣上了五顶大帽子:疫情失控、疫苗无效、关押民众三年、动态清零政策失败、疫情数据失真,等等。人们在海外登录搜索门户网站,只要输入关键词中国疫情,前几十页大都是含有海啸 (tsunami)字样的信息,以及某国专家预测中国已超100万人因新冠死亡之类耸人听闻的消息,国内许多媒体不加思考、盲目跟风,也鹦鹉学舌地说疫情海啸来了,其洗脑效果可见一斑。如何组织打好舆论战、信息战、法律战、网络战,是中国当前必须面对的突出短板,期待国家卫健委等相关部门树立抗疫必胜的自信心,总结抗疫第一阶段的成功经验,梳理抗疫新阶段的作战思路,落实好国家关于抗疫的战略决策。

有澳洲华侨华人真诚祈祷,献上对联一幅:爆竹声声驱瘟疫,瑞兔呈祥迎新春。时至今日,这一波疫情趋于平稳可控。可以肯定地说:兔年春节,中国百姓必将在祥和、平安的气氛中度过,任何反华势力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疫情防控、经济复苏的决心和铿锵步伐。

有新加坡华社领袖建言:有的中国地方政府说,春节燃放爆竹是千年陋俗,我们作为龙的传人对此不予认同。要说中国有陋俗,可以举出若干王朝的合法纳妾以及清王朝女人裹脚之类的例子,但绝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春节燃放爆竹这一传统民俗。今年,全球华人一定会在遵守所在国法律的前提下燃放爆竹,驱鬼辟邪,岂有他哉!其实,北京央视大楼因无序燃放鞭炮酿成火灾,犹如昨天,教训不能不说极为深刻。海外有些国家对燃放爆竹的应对措施值得借鉴:一是把禁放改为限放。二是灵活制订限放条例,规范燃放爆竹的时间、地点、报批程序、选择替代物等。三是依靠法制,比如规定爆竹的安全等级,对设计、生产、销售、燃放等环节实施监管,奖罚并重,有效执法等。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本微信公众号十全斗愿与大家共同吟诵北宋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祝愿您阖家幸福安康、兔年大吉!

祝愿伟大祖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编者注:本文根据海外友人网聊整理,仅供参考;微信公众号十全斗原创 20230120)

相关文章

购车热线
咨询港口直销价购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