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一文了解二次感染”:短期内发生概率较低,不能简单等同于复阳

一文了解二次感染”:短期内发生概率较低,不能简单等同于复阳

25日一早,你身边有二次感染的人吗话题登顶微博热搜榜,浏览多个热榜可以看到,有关二次感染的话题也成为热议话题。与此同时,复阳的话题也在各大热榜上时有出现。二次感染与复阳是一回事吗?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免二次感染?针对这些热议话题,上游新闻整合了近期部分有关专家的解答,希望可以缓解大家的焦虑。

据北京疾控介绍,二次感染是指感染康复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常常由于新冠病毒变异导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林炳亮医生接受采访时表示,即使感染过新冠病毒,依然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但是概率会降低,不过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林炳亮介绍,感染过后机体产生了抗体,无论新冠病毒发生何种变异,基本特性没有变化,即便有种种变体,但不会变异成另外一种新的病毒,抗体会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如果发生感染之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体内的抗体滴度会越来越低,当它已经不足以抵御病毒侵入时,就有二次感染的可能,如果病毒发生变异,可能存在免疫逃逸,二次感染的风险那就更大了。

北京疾控刊文介绍,二次感染的发生概率主要与人体免疫水平和病毒株变异有关。抗体等免疫反应指标越高,病毒株变异越小,二次感染的发生率越低。当前研究显示,相较于早期变异株,奥密克戎导致的二次感染要略高。但总体来说,短时间内发生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北京疾控刊文指出,目前,新冠病毒重复感染导致严重疾病的报道少见。重复感染后的疾病严重程度与病毒感染剂量、新冠变异株,以及个人健康状况都可能有关。但总体上,重复感染导致重症的风险很低。

12月20日,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做客长江日报直播间表示,距上次感染时间较长,阳康半年后二次感染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同时在缺乏防护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二次感染。

郭威医生表示,建议大家平时要科学有效地戴口罩,加强手部卫生,保持社交距离。另外,康复半年后再接种一剂疫苗加强免疫。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12月20日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比较高的群体:

第一类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比如说老年人,还有三岁以下的婴幼儿。

第二类是免疫缺陷人群。比如艾滋病患者和免疫抑制剂使用者。

第三类是高风险岗位的人群。比如医护人员、公共交通运维人员等,他们平时和人接触比较多,传染的风险也比较高,需要更加注意。

复阳是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达到出院标准之后,再次检测发现核酸呈阳性。复阳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基本没有传染性;而二次感染相当于一次新的感染,是痊愈后的再次感染,一般来说,可有临床症状出现,并且核酸载量较高,具有传染性。

上游新闻综合自 北京市疾控中心 新华社 深圳新闻网 澎湃新闻等 图片源自央视新闻等

来源: 上游新闻

相关文章

购车热线
咨询港口直销价购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