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怎么应对第二波第三波......疫情?(作者:南阳医专一附院孙元杰)

怎么应对第二波第三波......疫情?(作者:南阳医专一附院孙元杰)

第一波新冠疫情中的第一个高峰将很快结束,随之而来的第二个高峰将随着春节的到来、春运的开始将很快开启大幕。目前我国流行的新冠毒株以BA.5和BF.7为主,上海等少数地方已发现从国外传入的BQ.1、BQ.1.1和XBB毒株。XBB毒株自2022年12月初在美国流行以来,传播速度极快,感染率已从最初的2%到12月下旬增长至40%多,美国东北部感染率已达到了75%左右,可见XBB毒株对新冠疫苗的逃逸能力很强,也即尽管广大群众多数已打过疫苗,也感染过新冠病毒,但再次感染BQ.1、BQ.1.1和XBB毒株的几率仍很大。国外的疫情传播模式为我们展示了我们的未来,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我们感染过BA.5 或BF.7后,再次感染BQ.1和XBB的几率仍很高,但目前我们又不可能紧闭国门、紧闭家门过日子,只能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来应对,尽最大的可能降低感染率,保护好我们个人和家人的安全。

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就是要做到尽量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如:取消春节年夜饭、不走亲戚、不串门,可以采取电话拜年、微信视频拜年,微信派发红包(压岁钱)等新型拜年方式。这样既减少了春节食材储备过多、吃不完坏掉而造成的浪费,又可以过一个真正的假期,让身心完全放松下来,身体得到很好的恢复。

其次,要做好自我防护。最简单的防护措施就是戴好口罩。现在社会上大部分人戴口罩只是一种形式,是国家管控政策留下来的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怕不戴口罩被人嫌弃。

那么怎么才叫戴好口罩呢?其实,全国的医务人员都知道标准正确的佩戴口罩的方法,微信视频号、今日头条视频、支付宝视频里都有标准佩戴口罩的科普视频,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按视频中的标准要求完全正确做到实在太麻烦,也不现实,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大家都戴口罩,但仍有大部分人感染的原因之一。

那么接下来我将对正确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进行简单总结,首先声明一下,这可不是医院里按无菌要求的戴口罩方法。

①口罩要尽量保证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者只要口罩湿了就进行更换②医用外科口罩要注意不要正反面戴反了③N95口罩虽然不会出现正反面戴反,但要注意区分上下,带有鼻夹的一端是上,要保证把带鼻夹的一端戴在鼻梁上边④不要用手触摸紧贴面部的那一面⑤戴口罩前要先洗手,有75%酒精或快速洗手液更好,没有的话用流动水(自来水)洗手也可以⑥戴口罩或换口罩时选择在空旷的、远离人群的地方进行,最好不要在房屋内换口罩,如果天气冷必须在室内换口罩,即使室内人员很多,也要选择人员稀少的地方进行佩戴或更换;可以先洗手后,提前把新口罩外包装撕开口,再用手摘取已污染的口罩,注意摘取口罩时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罩的外表面,而是要从脑后或颈后、从口罩系带处摘取,取口罩时要闭气,换上新口罩后再呼吸。当然,在空旷的野外,只要旧口罩正确规范收纳放好后就可以呼吸了。戴(换)上新口罩后要用手压一压鼻夹,尽量保证鼻梁两边的金属丝能与面部充分贴合⑦口罩系带不要太松,也不要太紧;好多人的口罩都快滑落到鼻翼、鼻尖下边了,这也是增加感染几率的原因之一。

再次,就是要勤洗手。医院里的医务人员都是应用标准的七部洗手法进行洗手(口诀为:内、外、夹、弓、大、立、腕),洗手时也是应用快速手消洗手液或者75%酒精进行洗手,如果家里没有这些也可以应用流动水(自来水)进行洗手,但要按照七部洗手法标准来进行洗手,保证手上所有部位都能被洗到。七部洗手法具体怎么做可以在手机上百度一下查询学习。酒精浓度达不到75%的白酒,起不到消毒作用,建议不要随意浪费。

第四就是出入公共场所后如何做好防护?因生活工作需要,人们都会出入公共场所,那么在回家后要尽量把外衣脱下,放在门外或无人居住、通风良好的房屋内,有条件的可以对脱下的衣物进行消毒或清洗干净,没有条件的可以在有阳光的时候将衣物进行晾晒,放48小时之后再穿,同时要及时洗手、洗脸。

第五、有条件的情况下,外出回家后进行洗澡、更换衣服,尽可能把自己清洁一下。

上面说的尽管都是大家平时都知道的,没有多少新意,但真正能做好、能做到位的又有几人?又有几回呢?有人已经这样做了,幸运地躲过了第一波疫情,你也可以试一试!

相关文章

购车热线
咨询港口直销价购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