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新冠病毒经历了怎样的变异?(新冠病毒经历了怎样的变异时期)

新冠病毒经历了怎样的变异?(新冠病毒经历了怎样的变异时期)

从2019年12月最早的新冠病毒到现在流行的奥密克戎,新冠病毒经历了怎样的变异?

奥密克戎株内部也已经进化出诸多差异颇大的支系,最早出现的分支称作BA.1,如今在北京流行的BF.7的全称是BA.5.2.1.7,已经是奥密克戎进一步高度进化的产物。

曹云龙:当人类暴露于病原时(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时,免疫系统会启动应答。或者换句话说,只有足够的免疫逃逸能力才能存活并继续传播。

奥密克戎变异株在现实世界中的人类感染中表现出病毒减弱(致病性降低),很大原是由于疫苗接种和既往病毒感染使人们能够获得相当大的免疫基础而无法得出其自身毒性降低的结论。

一旦感染,他们的伤害就会比病毒的自然毒性相关性更大。

由于病毒的这种特性,并且可以快速进化出免疫逃逸突变位点,因此通过奥密克戎感染群体免疫来预防感染和阻断传播的想法并不乐观。

预测新冠病毒突变的最大价值在于,它促进了我们对医学界新突变性进化系统性的理解,并可以提前准备针对特定毒株的特异性疫苗和抗体药物,而不是被动等待,曹云龙博士告诉。

基于目前真实世界中人群的免疫背景,团队于今年7月构建了在BA.2.75和BA.5突变株的基础上携带不同受体结合域(RBD)和N端结构域(NTD)趋同突变的假病毒,并通过中和试验发现这些假病毒对不同中和抗体药物和血浆样本具有很高的逃逸能力。

3)确定RBD突变是否会影响受体结合能力以及新冠蛋白医学界表达稳定性的变化。

然而,曹云龙团队的研究表明,奥密克戎感染存在免疫原罪现象,新冠变异株具有免疫逃逸能力,对疫苗和抗体药物的有效性提出了严峻挑战,并且很难通过群体免疫来阻止病毒传播。

此外,奥密克戎BA.1感染存在免疫印迹现象,也称为免疫原罪,是在原始疫苗诱导的记忆B细胞中触发的。

人类对病毒的了解有多大程度?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了解病毒方方面面可能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应对疫情。

相关文章

购车热线
咨询港口直销价购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