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形势可控国内一些地区疫情正处上升期任何传染病必经5个阶段(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

形势可控国内一些地区疫情正处上升期任何传染病必经5个阶段(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

民声天下12月16日北京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引发的肺炎疫情,当前依然尚未彻底根除。全国上下丝毫不敢懈怠,正进一步加大协同作战的力度,誓将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每日确诊及疑似病例数据的变化,更加牵动国人之心。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压力持续加大。为此,每个人都要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民声君今天(16日)上午从2023环球时报年会生命健康分论坛上了解到,与会嘉宾、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不是放任不管;适当有序采取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是把感染峰值压低到有效控制的阶段。

据梁万年介绍,从总体来看,国内一些地区的疫情处在上升阶段。任何一个传染病传播的规律,都要经历引入、扩散、上升、高峰、下降5个阶段。现在很多城市,奥密克戎感染已经进入上升期,但有些城市还是扩散期。一般来说,呼吸道的传染病在城市达到峰值要比农村地区更快。而从人群分布来看,活动频繁外出多的人一般是第一波感染人群;相比之下,老年人等出门少的人群要晚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也在会上强调,放开不单纯取决于公共卫生;如果单纯从公共卫生观点来看,我们宁愿把时间再往后拖一下;比如,把疫苗接种再加强一些,特别是打第三针的人间隔时间已经很长了,老年人接种率还不够高。但是,中央决策是综合考虑;考虑到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就业率、国际关系等等,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兼顾各方利益。

曾光表示,这个平衡点选的还是相对不错的。单从公共卫生方面来看,虽然一些准备没有做的很充分,但是疾病已经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变化;比如,它的感染率大幅度提高;在这种提高的情况下,自然感染传播系数已经到了20几;病死率也是低于千分之一,甚至低于万分之一。而从发病的情况来看,个人认为现在是比较好的一个时机。

对于不断优化调整的疫情防控措施,曾光指出,如果说二十条出台时,我们是小步走;那么,新十条的出台,则是又往前跨了一步;这步伐跨越的幅度也不小。关键在于,这个步伐跨越时,我们不再提动态清零了,这是非常大的变化。可以说,新十条里,条条都有新意;条条都有更明确的规定,都是向放开的方向发展的。所以,现在这个时机选的是比较合适的。

针对现在疫情大幅度的上升,曾光坦言,上升速度非常快,甚至出乎一般人的预料,更甚是出乎了公共卫生专家的预料。比如,我们原来认为,疫情按照流感来说,它第一波来的时候不会超过30%,20%都已经不少了;以后的第二波、第三波,但实际上,来得气势汹汹。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把原因都归结于放开。

曾光进一步分析当前疫情大规模传播的原因在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北方是BF.7,在南方是BA5.1,这些传播率都是最高的。以前传播率已经上升了,加上冬天的气候有利传播;另外,还暴露出人群中第三针疫苗打的时间太长了,抗体水平上,现在疫苗靠过去免疫的方式,确实要阻挡疫情传播已经不现实了;所以,综合的结果导致疫情大幅度的上升。

面对激增的疫情变化,曾光很高兴看到国家出台了很多的应急措施;这些应急措施又是进一步放开了一步。这在其看来,这种措施是北京市率先提出来的,很明确的提出,根据新冠的特点,把它当做一个普通的呼吸道传染病来对待。这种情况下,病例大量出现、大量居家隔离,可能会出现医务人员感染的问题;就进而提出把预防感染为重点,把预防医疗挤兑为重点,采取了很多措施应对这种情况,这种应对属于是比较及时的。

曾光表示,北京的措施正在向全国普及,很多省也提出了相似的对策。我们在对策上,一个是主动放开,第二个是根据形势的发展,提出应急的放开措施,整个形势还是可控的。现在的特点是北方比较严重,根据自己所得到的信息,京津冀地区疫情感染情况是差不多的。但是,它可以从北向南,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从东部向西部,有一个蔓延的过程。这个过程过去以后,就会进入到春天了;因此,相信形势可控,形势会越来越好。

此外,梁万年也强调指出,具体几月份达到高峰,不同的城市需要区别来看;防控措施、人群免疫水平等都是影响因素。要判断疫情是否到了吃紧阶段,两方面的参数值得考虑;一是重症的发生情况;二是医疗资源的挤兑情况。当前,亟需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人群的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慢病患者;二是相关资源的储备、医疗能力的提升,要坚持分级诊疗、药物有效的供给、公众的健康教育,采取适度的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强化病毒变异的检测和相关研究等。(责编/翔宇)

​​​

以上文字,旨在传递更多最新资讯。

(您可将相关线索私信我们,也可在文章末尾评论留言即可将您手中的相关线索第一时间反馈。)

相关文章

购车热线
咨询港口直销价购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