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热线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汽车百科 > 热门资讯 > 正文

2023年,我想知道关于疫情的这些信息(2023年,我想知道关于疫情的这些信息英文)

来自:中汇名车 日期:2023-01-04 02:58:02 手机链接
2023年,我想知道关于疫情的这些信息(2023年,我想知道关于疫情的这些信息英文)

来到2023年,病毒也跟着我们进入了2023年,这意味着我们要继续过着与病毒共处的生活。自从放开后,感染人数呈现爆发性增长,很多数据都不再统计,很多问题都得不到解答,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纷繁芜杂,以至于一个朋友圈截图就能引发一次腹泻药的抢购潮。

接下来,关于疫情,我还想知道下面这些信息,如果它们能够得到补足,那么便能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病毒共处。

1.毒株问题

这几天,最受关注的毒株是XBB1.5,网上传闻感染这个毒株后容易造成肠道不适,引起腹泻,于是蒙脱石散立马占据购药清单的榜首。但也有专业人员辟谣说,没有实际证据证明XBB1.5会比其他病毒更容易导致腹泻。目前,我国流行的是BA.5.2和BF.7,两者合计占比超过了80%。美国横行的毒株XBB1.5已经占到了其国内所有流行毒株的41%,这个毒株要比我们正在流行的两种病毒传播力更强。

▲ 美国每周监测的新冠毒株比例图

如果将来XBB在国内成为主流,那么我们是否需要准备?应该做何种准备?要提前囤购蒙脱石散等药物吗?

2.感染数据

最开始,卫健委每天仍在通报每日新增病例,但公布的数字与实际观感有着严重差距,真实的数据只能靠模型来预估,后来,卫健委干脆取消了无意义的每日通报。现在,每天新增病例是多少?累计感染人数是多少?还是希望能够定期通报一次大概的感染数据。

2022年12月23日,青岛卫健委通报过真实数据,当然,也没有准确到个位数,按照监测数据的推测,青岛当时预估每天新增阳性病例50万人左右,并且还给出了上涨速度。类似的还有浙江省,也在12月25日公布过一次感染数据。

3.重症率

放开后,我们的感染重症率究竟是多少?死亡人数是多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权威的数据,也没有一座城市公布这个数据。最近,武汉协和医院统计了2022年12月7日以来入院治疗的16358名新冠患者,重症和危重症5414人,占比33.1%。这仍然是一个很狭窄的数据,它只具体到某一家医院,并且,这家医院收治重症患者的规模本身就比较大,所以我们无法靠一家医院的数据来类推社会面的比例。进入医院治疗的,基本都是普通型以上了。那么,是否可以把各大医院收治的重症患者数据统一归集,得到一个较为真实的数据。

4.药物短缺问题

放开后,由于感染者普遍有发烧症状,马上引发了退烧药抢购潮,造成全国遍地缺货,药厂产能也在短时间内没有跟上,直到现在,有些地方退烧药还是很难买到。那么,退烧药短缺问题什么时候才能解决?

目前,国内引进了辉瑞的特效药,这款药针对的是有转重症风险的中轻症情况,适用老年人群,在国内售价也很高,黄牛更是炒上了天,但目前这个药也很难买到。除了辉瑞,我们还将引进盐野义、默克等国外抗病毒药物,问题是,这些药物什么时候能以普惠的价格让适用人群及时买到?

5.二次感染

是否存在二次感染?首次感染后是否有三个月的免疫期?感染奥密克戎系的某一种病毒后,是否会对同类其他病毒免疫?

目前,我知道的是,复阳并不是二次感染,而是首次感染后,处于恢复期时,病毒并未完全清除。根据国外疫情经验,确实存在二次感染的几率,意大利专门对二次感染做了研究,发现奥密克戎的二次感染几率是3.31%。英国2022年的二次感染数据是6.75%。当然,也有人说,国外实际上很多人都重复感染过,不可能只有6.75%。理论上来讲,感染一次病毒后会获得同类病毒的免疫力,对奥密克戎家族中的一部分可能是适用的,比如感染病毒的上一辈,但也有家族内的其他病毒互相免疫效果差的情况,比如,XBB与BA.2/BA.5几乎没有交叉免疫反应。

那么,未来面临上百种奥密克戎分支病毒,我们要做好再次感染的心理准备吗?

6.肺炎问题

感染新冠后患肺炎的人多吗?比重是多少?各种事例都在表明,一些人阳性后,并非如此前专家所说的等同于感冒,中国人口基数大,即使在比率十分低的情况下,换成具体的人数也不算少。最近,很多地方的医院肺部CT检查人数暴增,网上讨论白肺的也很多,根据浙江大学医学院最近的数据,收治的部分病患中,出现肺炎的概率为10%-20%。针对这个数据,知乎上有一些医务人员表达了质疑,他们在回答里称,来医院检查的十有八九都是肺部有炎症。

出现何种症状时需要去医院做CT?为避免医疗挤兑,可能应该要向全社会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比如有医生指出,在不做CT的情况下,一般可以通过咳嗽咳痰是否严重、是否有胸闷气促等症状来判断有没有肺炎。如果有这种情况,那就必须要去医院检查和治疗了。

这次疫情,不管是支持放开还是支持封控的人,大部分都没有料到会走成现在这样,好的一面是,我们终于可以自由出行,不再担心被隔离管控,阳过之后,也可以畅行无阻地返回家乡,与家人团聚,元旦跨年活动时的人潮涌动,似乎是对2023年有所期待的映照。坏的一面是,病毒虽然放过了大部分人,但也对一小部分人特别是老年人群体毫不留情,甚至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见到的。希望医疗挤兑现象得到缓解,药物短缺得到解决,所有人都走出困难,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注:中汇名车( www.ogshifu.cn )提醒:[ 2023年,我想知道关于疫情的这些信息(2023年,我想知道关于疫情的这些信息英文) ] 文章仅为流传信息,交流学习之目的,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汇名车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ogshifu.cn/show.php?cid=67&id=16761

热门资讯 尽在中汇

每日推荐 精选车型

相关文章

预约看车送好礼!

或致电我们,让我们为您服务 上班时间 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