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热线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汽车百科 > 行业动态 > 正文

人们为何会对疫情有抱怨?

来自:中汇名车 日期:2022-12-03 07:00:01 手机链接
人们为何会对疫情有抱怨?

自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防疫的态度经历了诸多变化。一开始对防疫是极力支持,进而对防疫态度模糊,发展到现在人们对疫情多有抱怨。为什么?

为解释此,我们需要明确两个概念:一是相关性,二是确定性。相关性指与受众关系的密切程度,确定性指受众对议题态度的明确性。当高相关性和低不确定性时,媒介的宣传效果最好。通俗点说,媒介在某个议题上宣传时,当该议题与受众密切相关,但对该议题不了解,没有明确的态度时,最容易相信媒介的宣传。这点如同病人去看病,当病人得了很严重的病,但对病情又不了解时,医生的话最有效果。

在新冠疫情最初爆发时,对民众的生活影响极大,属于高相关的议题,但对该病毒的性质却一无所知,属于低确定性。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媒体的宣传效果很好,民众对政府在新冠疫情上的做法是持支持态度的。随着各地的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甚至一度清零,民众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加上,中国疫情缓解的同时,欧美国家却炸开了锅,两者对比,使民众更相信政府决定的正确性。

但随着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传播速度更快。疫情防控的难度有所增加,疫情的防控开始频繁干扰民众的生活。国外的疫情依然很严重,多数西方国家选择了躺平,但随着新冠病毒的毒性在减小,致死率却在降低。这时民众对病毒开始有所了解,对政府的防疫政策的支持度有所减弱,出现了零星的质疑声音。

近期,抱怨的声音开始增多。该议题仍然是高相关,但民众的态度由低确定性变成了高确定性。也就是说,人们对病毒有所了解,这种了解除了政府的宣传外,也来自自媒体(有人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诉说着病情的发作过程),也有个人的亲身经历(周边有亲戚、朋友得阳性的例子)。所谓眼见为实,与媒介的宣传相比,人们更相信亲身经历的。

自媒体,尤其是来自国外的自媒体,以及大家亲眼所经历的,传达的信息较为一致:新冠疫情已经毒性很轻。与此同时,政府则在传达着矛盾的声音,一些言论以及防疫措施在告诉人们此病很严重,需要严加防范。但轻症几例,无症状几百的报道却在告诉人们病症很轻。几个因素叠加,导致民众的态度开始转变。

另一种不满来自生活的忧虑。我们可以用相对剥夺理论对此加以解释。该理论认为,当人们与自己的过去比,与将来比,与参照对象比,如果显现出不足或劣势,就会不满。以疫情为例,它导致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比过去的生活差。频繁的封控,又使人看不到希望。与国外相比,人们觉得不平衡(尤其是世界杯,看台上的观众都不带口罩)。

好在,随着国家出台二十条,禁止各地层层加码,各地逐渐放松了对疫情的管控:不再频繁验核酸,不再大规模封控小区。随着生活的正常化,人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抱怨之声会逐渐平息。

注:中汇名车( www.ogshifu.cn )提醒:[ 人们为何会对疫情有抱怨? ] 文章仅为流传信息,交流学习之目的,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汇名车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ogshifu.cn/show.php?cid=42&id=10096

热门资讯 尽在中汇

每日推荐 精选车型

相关文章

预约看车送好礼!

或致电我们,让我们为您服务 上班时间 9:00-18:00